亞洲貨幣承壓與美債市場波動,強美元環境下的波瀾
- 2025年1月14日
- 發布者: Macro Global Markets
- 分類: 資訊

近期,亞洲貨幣普遍跌至20年來的最低點,主要受到美元強勁成長和美國當選總統川普提高關稅誓言的影響。彭博亞洲貨幣指數在周一跌至89.0409,創下2006年以來的最低水準。聯準會官員對利率路徑持謹慎態度,同時投資人擔心川普的關稅政策可能導致通膨壓力,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亞洲貨幣受到美元廣泛漲勢的打壓。
美元兌亞洲貨幣將繼續全面上行,但某些貨幣對的上行幅度會更大。他指出,如果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成為現實,那將是巨大的遊戲規則改變者。亞洲各國央行可能會透過允許本幣匯率以可控的方式貶值來應對這種保護主義。

與此同時,川普在社交媒體上“闢謠”,《華盛頓郵報》報道稱,川普的助手們正在探討適用於“所有國家”但只涵蓋關鍵進口商品的關稅計劃的報道不實。這一表態導緻美元指數短線拉升50點,現貨黃金短線下挫近13美元,非美貨幣回吐日內部分漲幅,這標誌著川普在競選期間提出的10%至20%的普遍關稅大幅收窄。投資者因此增加了對聯準會降息的押注,因為猜測新計畫不會像之前廣泛的關稅提議那樣加劇通膨。受此消息影響,美元指數持續走低,失守108關口,日內跌近1%。現貨黃金日內轉漲,一度逼近2,650美元關卡。非美貨幣也集體反攻,英鎊兌美元、歐元兌美元、紐元兌美元、澳幣兌美元漲超1%,美元兌日圓抹去日內漲勢.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持續走強,升穿7.33關口,日內漲近300點。

美國政府本週將發行1,190億美元的新債券,市場對此感到不安。週一,美國將發行580億美元的三年期國債,並在周二和周三分別標售10年期和30年期國債,由於週四美國前總統卡特將舉行國葬,本輪美債標售日均提前一天.此次調整對期限較長的美債打擊最大,基準10年期美債殖利率升至超過4.6%,比聯準會9月份首次開始放鬆貨幣政策時的水平高出約一個百分點.30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度升至4.85%的2023年末以來的最高水平.兩年期美債的波動較為溫和,這反映出投資人轉向受聯準會政策利率影響較大的債券。

與此同時,聯準會理事庫克在周一表示,鑑於經濟穩健且通膨證明比之前預期更頑固,聯準會在進一步降息方面可以謹慎行事。自從聯準會9月開始下調基準利率以來,「勞動力市場彈性有所增強,而通膨則比我當時預期的更頑固,」庫克在密西根大學法學院發表講話時表示.「因此,我認為我們可以更謹慎地進行進一步的降息.」聯準會在2024年最後三次議息會議上將政策利率下調了整整一個百分點,但市場預計在1月28日至29日的下次會議上,美聯儲將保持政策利率在當前4.25%至4.5 %的區間內。

2025年,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將持續面臨多重挑戰。亞洲貨幣在美元強勢和川普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下承壓,而美債市場則受到美國經濟韌性、通膨預期以及政策變化的影響。投資人需密切注意經濟數據、政策動向以及市場情緒變化,以因應可能出現的波動和不確定性。